【中國十大美人】德智兼備的班婕妤

文/淑萍 圖/柚子
font print 人氣: 664
【字號】    
   標籤: tags:

【大紀元9月27日訊】班氏家族,在漢代是赫赫有名的望族,例如:班彪、班固、班超都是當時的風雲人物。而班婕妤是班彪的姑母,也就是班固、班超的祖姑。班婕妤從小就穎悟聰明,能作詩詞。他在漢成帝時入宮,因智慧與美艷兼具,一進宮就受到成帝的寵幸,冊封為「婕妤」(一種嬪妃的稱號)。

班婕妤雖然在宮中倍受寵愛,可是她卻很安守本份、知禮自重。漢成帝有一陣子子常膩在班婕妤身邊,為了能夠時刻與班婕妤形影不離,他特別訂做了一輛大型輦車,以便讓班婕妤同車出遊。不料這件事卻遭到班婕妤的反對。她說:「歷史上聖賢之君外出,都是名臣在側。皇上啊,您卻要我與您同車出遊,我恐怕這樣有損您的賢德聲譽,請恕我無法這樣做啊。」

因為班婕妤說的有道理,所以漢成帝也就聽從她的勸告。皇太后因此對班婕妤的高尚品德相當欣賞,曾對身邊的人說:「古有樊姬,今有班婕妤。」除此之外,班婕妤的文學及史學涵養也高,不但會寫詩文,還能引經據典、旁徵博引,實屬一代才女。

可惜好景不常。後來宮中來了趙飛燕姐妹,班婕妤的地位就被取而代之。漢成帝終日沉湎於飛燕姊妹和酒色中,不顧朝政。許皇后對趙氏姊妹懷恨在心,他在寢宮中設置神壇,早晚誦經,除了希望皇帝能早日清醒外,也詛咒災難降臨於趙氏身上。此事導致趙氏向成帝稱班婕妤和許皇后會耍巫術。可憐的許皇后因此被廢,而班婕妤也受牽連。

成帝曾因此事而親自到班婕妤面前質問。班婕妤面對質問與謠言卻從容不迫,她對皇帝說:「妾聞死生有命,富貴在天,修正尚未得福,為邪欲以何望?若使鬼神有知,豈有聽信讒思之理;倘若鬼神無知,則讒溫又有何益?妾不但不敢為,也不屑為。」不卑不伉的態度,使成帝自覺理虧,不但不追究,還厚賞黃金百斤給班婕妤。

班婕妤是一個聰明且有遠見、有德操的賢淑女子,在後宮相互構陷、嫉妒與排擠中,他做了一個明智的選擇──自願到長信宮侍奉皇太后。雖然從此遠離後宮與皇帝,但至少能明哲保身,不再讓自己深陷風暴,這就是不凡的班婕妤所做的不凡的抉擇。

班婕妤的作品很多,尤其到長信宮後,為抒發憂思寫了很多作品。但今多已佚失。僅存《自悼賦》、《搗素賦》、《怨歌行》三篇。其中《怨歌行》一詩最能將班婕妤失寵後百般無奈的心情表露無遺:

「新裂齊紈素,鮮潔如霜雪。裁為合歡扇,團團似明月。出入君懷袖,動搖微風發;常恐秋節至,涼飆奪炎熱;棄捐篋笥中,恩情中道絕。」

班婕妤自比為秋後的扇子,再也得不到主人喜愛,「常恐秋節至,涼飆奪炎熱;棄捐篋笥中,恩情中道絕」,令人對班婕妤的處境及世態的炎涼感到不勝唏噓。她還有一首名詩《長信宮怨》,講的是她入宮後得到皇帝賞識,最後到摒棄繁華、幽居長信宮的整個轉變,字裡行間可感受到班婕妤面對人生的起伏冷暖,有著無限感慨。

成帝死後,班婕妤負責守陵。在淒清墓園中,班婕妤就像個清淨高尚、與世無爭的修道人,看盡人間冷暖卻將一切恩怨了於塵土。就這樣無怨的陪伴著永遠長眠的成帝,直到走完人生。@*
(http://www.dajiyuan.com)

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,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。
related article
  • 中國有一句成語叫:「沉魚落雁,閉月羞花」,這句成語現在被用來形容女子的美貌,但其實它最早是專指中國古代的四大美女─西施、王昭君、貂蟬和楊貴妃。
  • 楊玉環出生於滿州永樂(今山西永濟),父親是蜀州的司戶楊玄琰。
  • 王昭君,字嬙,西漢南郡人。王昭君出身書香之家,自幼聰穎清秀。
  • 貂蟬是中國四大美人(西施、王昭君、楊貴妃和貂蟬)中唯一沒有被載入正史的,關於她的傳說,都源自於羅貫中的《三國演義》。
  • 現代人常說的「環肥燕瘦」的「環肥」,指的是楊貴妃;而「燕瘦」,就是指趙飛燕,通常用以比喻體態輕盈瘦弱的美女。
  • 蔡琰(生卒不詳),字文姬,又作昭姬,東漢陳留圉(今河南省杞縣)人,他是漢朝學者蔡邕的女兒。
  • 謝道蘊,東晉人,是宰相謝安的姪女,安西大將軍謝奕的女兒。自幼聰明伶俐、才華洋溢。在她年僅八歲時,有一次謝安問她:「《毛詩》中何句最佳?」謝道蘊回答說:「詩經三百篇,莫若《大雅.嵩高篇》」,又說:「吉甫作頌,穆如清風。仲山甫永懷,以慰其心。」謝安因此對這個姪女大加讚賞。
  • 卓文君,西漢臨邛(今四川邛崍)人,為西漢四川鉅賈卓王孫之女,貌美有才氣,喜好音律且善鼓琴,是當代才女。十六歲時即嫁給父親同業人之子董家,但婚後沒幾年即喪夫,只好回歸母家。
  • 班昭字惠班,又名姬,扶風安陵(今陝西咸陽東北)人,東漢女辭賦家。班昭家學淵源,史稱「家有藏書,內足於財」。她的父、兄都是一代名人:父班彪,是有名的史學和儒學大師;大哥班固,則是《漢書》的作者,也是著名的史學家、文學家;二哥班超,名震西域,是打通「絲綢之路」的功臣。班氏家族,在歷史上都留有美名。
評論